年羹尧:帝出三江口 嘉湖作战场

  年羹尧(1679-1726),字亮功,双峰,号双峰,清康熙雍正重要将领,雍正敦肃皇贵妃之兄。他运筹帷幄,驰骋疆场,配合各军平定西藏乱事,带领清军平息青海罗卜藏丹津,取得巨大成就。原籍安徽怀远,改隶汉军镶黄旗,同进士出身。年羹尧和隆科多在拥立雍正帝即位时发挥了重要作用,被称为“内有隆科多,外有年羹尧”。曾平定青海西藏叛乱,深受雍正赏识,官至抚远大将军,一等公,权倾一生。

  以雍正二年(1724年)十月第二次进京陛见为导火线,年羹尧的失宠和随后被整整一次。在去北京的路上,他命令都统一时捷、直隶总督李维钧等跪道迎送。到京时,黄缰紫流,郊迎王公以下官员跪下,年羹尧安然坐在马上行走,不看一眼。王公大臣下马问候他,他只是点点头。更何况他在雍正面前的态度也很傲慢,“无人臣礼”。进京后不久,雍正奖赏军功,京中传言这是接受了年羹尧的请求。还说整治阿灵阿(皇八子胤姬集团成员)等人,也听了年的话。这些话极大地刺伤了雍正的自尊心。

  年羹尧见回任后,接到了雍正的命令。上面有一段话讨论了英雄保全的名节:“凡人很容易成功;成功容易,守功难;守功容易,终功难...如果靠功创造,就会反恩为仇,这永远是人情的常客。”在这个朱诏中,雍正改变了过去赞美的语调,警告年要慎重自持,年羹尧的处境也会急转直下。

  年羹尧自力更生,傲慢霸道。他在官场往来中趾高气扬,气势凌人:送给下属官员,“让北向磕头谢恩”;发给总督和将军的文件属于平行公文,但擅称“令诏”,视同官为下属;即使蒙古扎萨克郡王额附阿宝见他,也要跪拜。

  朝廷派来的御前侍卫应该受到优待,但他们被留在身边作为“前后指南,鞭子和马桶”的奴隶使用。根据清朝的制度,当地成员到达当地时,必须迎接圣旨,跪三跪九敲礼物,跪请圣安。然而,雍正的圣旨两次来到西宁,年羹尧“不能宣读圣旨”。

  更有甚者,他曾向雍正呈现出自己出资刻印的《陆宣公奏议》。雍正打算亲自写序言,但还没有写出来。年羹尧本人拟出一篇文章,得到雍正帝的认可。年羹尧也可以在雍正面前停止失礼。雍正心里很不高兴,“御前簸坐,无人臣礼”。

  雍正三年(1725年)三月,出现了“日月合璧,五星联珠”的所谓“吉祥”。大臣们表示祝贺,年羹尧也表示祝贺雍正夜以继日,努力工作。但表中字迹潦草,又一时疏忽把“朝乾夕警惕”误写为“朝乾夕警惕”。雍正抓住这个把柄借题发挥,说年羹尧不是一个粗心的人,这次是故意不把“朝乾夕警惕”四个字“归于我耳”。并且认为这是他“自力更生,表现出不敬之意”,所以对他在青海的战功,“也在我许与不许之间”。随后雍正更换了四川和陕西的官员,首先将甘肃巡抚胡期年羹尧的亲信恒革,代表四川提督纳泰调回北京,使其不能在任何地方作乱。四月,年羹尧川陕总督职被解除,抚远将军印被命令调任杭州将军。

  年羹尧调职后,内外官员更加看清形势,纷纷揭露其罪状。雍正以俯从群臣请求的名义,将年羹尧的官职全部削减,并于当年9月下令将年羹尧押送北京会审。十二月,朝廷议政大臣向雍正提交了审判结果,并向年羹尧提出了92起大罪,要求立正典刑。其犯罪分别为:5项大逆罪、9项欺凌罪、16项违反罪、13项疯狂违反罪、6项专项犯罪、6项禁止刻罪、4项残忍罪、18项贪婪罪和15项侵蚀罪。

  雍正表示,在这92款中,有30多条应服极刑、立斩,但“年将军”的名气在年羹尧功勋卓著、名声大噪的时候是举国闻名的。如果他们受到惩罚,恐怕全世界的人都不会接受,他们必然会背负着残忍和杀死英雄的恶名,所以他们表达了他们的善意,并在监狱里给了他们自己的裁决。年羹尧父兄族中任官员俱革职,直亲子孙发遣边地充军,家产抄没入官。年大将军以身败名裂,家破人亡告终。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