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嘉庆的遗诏,道光是怎么顺利继位的?

  众所周知,清仁宗嘉庆皇帝在承德避暑山庄突然猝死。他没有留下遗言,没有向王公重臣解释继承人的问题,也没有找到嘉庆的遗诏。道光是如何顺利继位的?以下有趣的历史编辑将为您带来详细的答案。

  多亏了一个女人,道光能够顺利继位。

  清朝自康熙晚年诸子争位以来,九子夺位的获胜者雍正皇帝吸取了教训,制定了秘密存储制度。从那以后,雍正后面的清朝皇帝在继位后会把继承人的名字写进秘密圣旨里。这个秘密圣旨一式两份,一份藏在紫禁城乾清宫“正大光明”牌匾后面,另一份藏在随身携带的金盒里。

  嘉庆猝死,他没有时间解释自己的遗言。因此,他死后,王公重臣正在寻找他周围有一个秘密存储秘密法令的金盒子,但他们没有找到它。因此,王公重臣立即命令人们到紫禁城乾清宫“正大光明”牌匾后面寻找另一条秘密法令。

  出乎意料的是,在“正大光明”牌匾后面没有发现秘密圣旨,嘉庆猝死没有留下遗言,也没有发现秘密圣旨,这也代表了皇储候选人的谜。

  嘉庆一生有五个儿子。除了长子去世,当时还有四个儿子,分别是第二个民宁,后来的道光皇帝,第三个绵恺,第四个绵忻,第五个绵愉。


  嘉庆去世时,道光38岁,绵恺25岁,绵忻15岁,绵愉6岁。也就是说,除了6岁的绵愉,道光、绵恺、绵忻当时都有资格继承王位。

  在这些王子中,道光是最老的,道光曾经深受祖父乾隆皇帝的喜爱。他还亲自带领军队平息了天理教的叛乱。在嘉庆生前,道光非常受他的喜爱和重视。当时,他也是王位的继承人。

  然而,即使道光公开期待,也必须有秘密储存的遗诏才能被公布,才能被说服。如果嘉庆没有秘密储存的圣旨,道光即使得到朝臣的支持,也很难说服公众,这是不正确的。

  因此,王公重臣在没有嘉庆遗言的情况下,找不到嘉庆秘密存储的诏书。虽然大家都知道嘉庆非常重视道光,但在这种情况下,王公重臣是否应该继承道光已经成为一件尴尬的事情。

  当时王公重臣以大学士富查·托津、军机大臣戴均元为首。这些重臣犹豫是否应该在没有秘密存储诏书和嘉庆遗嘱的情况下建立道光。这时,皇室宗亲和内务府大臣西恩站了起来,建议大家直接建立道光继位。原因是道光深受乾隆和嘉庆皇帝的喜爱和重视,在平定天理教林清起义中立了伟大的成就。他也是王子中最年长的王子,也是长子,应该由他继位。

  在西恩提出道光继位的建议后,嘉庆皇后孝和瑞皇后牛虎禄同意了。后来,孝和瑞皇后敦促道光尽快继位,以安慰嘉庆在天堂的精神。《清实录》记载:今哀升遐,嗣位特别重要。皇次子智亲王,仁孝聪睿,英武端醇…而皇次子性格谦虚,素所知。为此,特降懿旨,传诏留京王大臣,驰寄皇次子,即正尊位。安慰大行皇帝在天之灵,顺天下臣民之望。

  正是孝和瑞皇后的法令颁布后,托津和戴平元立即从一个服务嘉庆的小太监那里找到了秘密存储的法令,建立了道光作为继承人,让道光顺利继承王位。

  然而,想想这是不是太扯淡了。嘉庆没有把金盒藏起来,而是把它交给了一个没有记录姓名的小太监。他的心太大了吗?最重要的是,这个秘密存储的诏书只有在孝和瑞皇后颁布了一项旨令,敦促道光继位后才被发现。

  因此,后来的历史学家猜测,这些王公重臣当时很可能根本没有找到秘密存储的诏书。相反,在孝和瑞皇后明确表示希望道光继位后,当皇后发言时,这些王公重臣完全决定支持道光继位。他们现在以嘉庆的名义写了一封诏书,托津和戴平元从太监处找到秘密存储的诏书只是一个借口,因此,孝和瑞皇后是让道光顺利继位的关键人物。

  道光的生母是嘉庆的第一任妻子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但孝淑睿皇后在嘉庆两年(1797年)去世,也是孝淑睿皇后去世后。当时太上皇乾隆亲自让嘉庆成立孝和睿皇后,孝和睿皇后也为嘉庆生下了两个王子:绵恺和绵忻。

  也就是说,当时孝和瑞皇后的两个儿子也有资格继承王位,那么为什么她会尽力支持道光继位,嘉庆的秘密存储诏书去了哪里呢?

  为什么嘉庆的秘密存储诏书找不到?

  乾隆晚年和嘉庆继位后很长一段时间,道光深受祖父乾隆和父亲嘉庆的喜爱和重视。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当时只有10岁的道光陪爷爷乾隆打猎。年轻的道光一箭射死了一只鹿,这让乾隆非常高兴。他认为道光很像他小时候的自己。乾隆也陪爷爷康熙打猎,赢得了康熙的喜爱和认可。所以乾隆活着的时候,把道光当皇太孙看待。


  嘉庆亲政后,确实第一时间把道光的名字写在了秘密存储的诏书里。虽然嘉庆从未宣布过皇储是谁,但道光在嘉庆时期受到了高度重视,不仅被封为智王,还被委以重任参与政务。

  天理教起义在嘉庆18年(1813年)首都爆发。天理教领袖林青率领起义军进入紫禁城。在关键时刻,嘉庆放弃了紫禁城逃跑了,留在紫禁城抵抗天理教的人是道光。当时,道光积极组织军队反击天理教,亲自站在乾清宫外,用火枪杀死了两位天理教领袖。后来,天理教起义失败,林青逃跑了。道光带领军队从郊区搜查了林青。

  可以说,在平定天理教起义的过程中,道光的指挥能力和现场控制水平甚至优于他的父亲嘉庆。因此,在平定天理教起义后,嘉庆更加重视道光。

  然而,嘉庆对道光的热爱和重视在晚年发生了变化,这主要是因为孝和瑞皇后出生的老四绵欣逐渐长大。绵欣看起来很漂亮。虽然她很年轻,但她很老,很沉重。绵欣在嘉庆晚年很受欢迎。嘉庆几乎无论走到哪里都要带绵欣。

  在嘉庆24年(1819年),绵忻被授予瑞亲王称号。当时,绵忻只有14岁。你知道,清朝的规则是,王子必须年满15岁才能授予爵位。嘉庆授予瑞亲王称号,可以说打破了清朝的祖先制度规则。

  在嘉庆朝之前,再次受到皇帝喜爱的王子也在17、18岁时获得了头衔。嘉庆本人在29岁时被乾隆授予嘉亲王称号,乾隆在22岁时得到了父亲雍正的认可。至于道光,他直到平定天理教起义后才被授予31岁的智亲王称号,绵欣和母亲的兄弟绵凯比他大10岁,他因协助道光平定天理教而被授予敦郡王称号,绵忻在14岁之前直接被授予瑞亲王称号是非常罕见的,这打破了清朝王子授予亲王称号的最小年龄纪录,这也显示了嘉庆对绵忻的热爱。

  这一点可以从嘉庆晚年看到过道光和绵忻朝鲜使臣朴绮寿的记载中看出。朴绮寿认为道光的脸很酷很薄,长相平庸,没有皇帝的脸,性格极其吝啬。绵忻虽然年轻,但很聪明,能通达事务。因此,朴绮寿回归朝鲜国王,认为绵忻将来很有可能继承王位。

  从这些可以看出,嘉庆晚年很可能有一颗易储之心。其实想想这个可能性也很高。乾隆去世嘉庆亲政时,道光已经18岁了,之前深受乾隆喜爱,是长子。当时绵忻还没出生,绵恺才4岁。所以嘉庆亲政后,道光秘密立为皇储是理所当然的。

  也就是说,当光被嘉庆秘密设立为皇家储备时,几乎没有竞争对手。然而,随着绵忻的出生和成长,嘉庆的想法发生了变化。绵忻看起来比道光帅气阳光,年轻却老成持重,关键性格也很通达,比吝啬的道光好。因此,嘉庆晚年很可能有一颗容易储存的心。

  晚年,嘉庆取消了“正大光明”牌匾后面的密诏,但嘉庆很可能打算从避暑胜地回来后再写一封密诏。毕竟嘉庆当时身体还比较健康,没想到会猝死。

  但结果嘉庆在避暑山庄猝死。因为嘉庆的易储计划还没有完成,王公重臣在“正大光明”牌匾后面找不到密诏。

  那么,既然嘉庆晚年如此喜欢绵忻,为什么他的生母孝和瑞皇后支持让道光继位呢?

  事实上,答案也很简单。在没有秘密存储秘密的情况下,即客观条件不允许绵忻继位。毕竟,嘉庆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非常重视和热爱道光。不仅嘉庆喜欢,乾隆也喜欢道光。此外,道光很老。当时,他参加政务多年,在朝廷内外都有一定的基础,与道光相比,绵忻很年轻,资历浅,基础不深,因此,绵忻几乎不可能在没有明确密诏的情况下继位。

  因此,如果孝和瑞皇后坚持绵忻继位,很可能会引起朝臣不满,进而引发皇室内部冲突,失败的概率很大。最后,孝和瑞皇后失去了名声,绵忻悲惨地结束了。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孝和瑞皇后的权利和利弊必须从安全出发,表现出支持道光继位的态度,以换取道光对她的尊重和孝顺,也可以让她的两个儿子绵凯和绵欣得到善待。

  最重要的是,即使孝和瑞皇后不发表声明,当时像西恩这样的重要大臣也建议道光继位。托津、戴均元等犹豫不决的人最终很可能拥有年长而有威望的道光继位,也就是说,孝和瑞皇后不发表声明,道光继位的可能性很大。


  然而,如果孝和瑞皇后不发表声明,将来肯定会引起道光的怀疑。就连绵恺和绵欣也会被道光怀疑。这样,孝和瑞皇后的母子都不好,所以她会果断下意,明确支持道光继位。这样,她不仅为道光继位锦上添花,而且在后世赢得了公众无私的美誉,也避免了清朝皇室之间的王位纠纷。

  孝和瑞皇后的举动真的很明智。后来,道光继位后非常尊敬和孝顺她。她一直为她服务到死亡。她死后,她非常悲伤和孝顺。甚至道光也因为悲伤的养母孝和瑞皇后的去世而加重了病情。最后,道光在孝和瑞皇后去世仅一个多月后就因悲伤过度死亡。

  可以说,孝和瑞皇后对道光的支持换来了道光在后半生对她的极大孝顺。道光可以因为悲伤的养母而加重病情的死亡,这也表明孝和瑞皇后在工作日对道光一定很好。虽然他们之间的母子关系不是血缘关系,但它比血缘关系的母子关系要好。

« 上一篇
下一篇 »